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金融理论与研究

  • 数字金融能否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基于238个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薛龙飞;孟轩铖;吴贤荣;

    数字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的运营局限,是推动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23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金融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推动了工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传统金融发展水平更低、环境规制强度更高以及资源型城市中,数字金融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够通过增加环保投资和激励绿色创新实现对工业绿色转型的积极影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公众环境关注度的提升能够强化数字金融对工业绿色转型的推动作用。政府应积极规划具有针对性的数字金融与工业绿色转型政策,引领社会公众树立环境意识,进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

    2025年02期 No.201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1K]
    [下载次数: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7 ]
  • 金融改革政策如何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崔艳娟;刘格锐;刘妍;

    本文将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金融改革政策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改革政策显著抑制了企业盈余管理。异质性分析发现,金融改革政策对国有企业和资源禀赋相对匮乏地区企业的盈余管理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表明政策效果具有明显的所有制差异和区域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表明,金融改革政策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缓解管理者短视行为两个渠道来抑制企业盈余管理。

    2025年02期 No.201 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6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与企业违约风险

    姚凤阁;于佳怡;

    随着经济转型深化,企业违约风险逐渐显化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风险源。本文利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穿透式”监管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对企业违约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穿透式”监管能够充分发挥治理效果,有效降低企业违约风险。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能够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减少杠杆操纵等方式降低企业违约风险。异质性分析表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在研发密集度高、企业业务关联多及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企业中效果更为显著。

    2025年02期 No.201 30-4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产业经济

  • 数字技术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李晓梅;刘梦雪;

    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基础。本文以2010—2023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供应链稳定性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主要通过促进供应链整合和降低供应链风险两个渠道提升供应链稳定性。此外,随着企业竞争地位的提升,数字技术对供应链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削弱后增强的“U”型变化趋势。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供应链稳定性的促进作用在企业规模较大、供应链透明度较低以及所属非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2025年02期 No.201 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数字基础设施、要素协调配置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李峰;刘娟;

    数字基础设施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本文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高“数据-劳动”和“数据-资本”要素的协调配置,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非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企业、大型企业及非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果更为显著。

    2025年02期 No.201 56-6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可得性与城市创业活跃度——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陈宇;王如忠;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加速信息的流转沟通,释放信息要素助力产业发展的潜能。本文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7—2020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新创企业数据,系统考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显著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该战略对东部地区城市和非重点城市的创业活跃度提升作用更为显著,且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创业促进效应最为突出。机制检验则表明,“宽带中国”战略通过提高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与融资信息的可得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此外,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人力资本水平显著提升了“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效果。

    2025年02期 No.201 6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9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管理天地

  •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韩丽萍;陈烁;孙保华;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已成为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本文基于2015—2021年1 217家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双重视角,深入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与创新产出效率,这一结论在经过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等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和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两条路径促进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驱动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以及位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企业更明显。

    2025年02期 No.201 8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0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 ]
  • 企业ESG责任履行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吗?——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王玉燕;荣煜;

    供应链安全稳定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议题,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升供应链效率作为保障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的关键举措,其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亟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ESG表现与供应链效率数据,系统考察企业ESG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对供应链效率的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管理层决策视角长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在制造业和竞争度较强的行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机制分析表明,企业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以及供应链关系稳定度等机制,不仅显著提升了供应链效率,还对企业自身价值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5年02期 No.201 96-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5K]
    [下载次数:10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区域经济

  • 地区绿色转型政策是否有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低碳城市建设的证据

    田晖;张俊鹏;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将其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地区绿色转型对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地区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机制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主要通过创新驱动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消费升级效应等促进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提升,进而推动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的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对沿海省份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政府应扩大低碳试点范围,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深入推进绿色转型驱动外贸发展的战略理念,加快贸易强国建设步伐。

    2025年02期 No.201 11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本刊稿约

    <正>《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由我国第一所多科性商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主办的学术理论双月刊。其宗旨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文风,与时俱进,为培养经济建设人才服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立足本校,面向社会,欢迎校内外广大专家、学者、教师、经济工作者、科研人员(研究生)踊跃投稿。凡符合本刊办刊宗旨的来稿,本刊兼收并蓄,按质取用,优稿先用。特别欢迎知名专家学者在本刊发表真知灼见,对此,本刊将在时间上、编排上、稿酬上给予特殊优惠待遇。

    2025年02期 No.20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8 ]
  • 来稿须知

    <正>本刊是第一批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的高校学报,并从首届起即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为方便作者按《规范》要求来稿,减少反复修改的麻烦,特拟以下须知敬告作者。1.来稿应有如下完整结构:1)题名(中、英文)。2)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中、英文;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3)摘要(中、英文;100~300字)。

    2025年02期 No.201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下载本期数据